在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四要点 ——以高中生群体开展个别服务为例

陈日亮 谭文奇 2021-04-19 10:0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基于社会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从最初的探索和模仿,到不断的实务反思,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在一线开展社会工作中,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阶段,他们以往经历积压的问题会在这个时期慢慢浮现并深受困扰。遇到这类学生,如何建立服务关系并改善服务对象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四个要点入手。

基于社会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从最初的探索和模仿,到不断的实务反思,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在一线开展社会工作中,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阶段,他们以往经历积压的问题会在这个时期慢慢浮现并深受困扰。遇到这类学生,如何建立服务关系并改善服务对象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四个要点入手。

一、 “支持”

它是个别服务的开端,一个眼神、一句问候都可能开启一段故事。

来自外界的善意和支持,是我们很难抗拒的。能够选择走进社工办公室寻求帮助的服务对象,可能真的“无计可施”了。社工的支持是服务对象的心理安全绳,社工办公室成了她的“新家”,服务对象在得到心理调适。服务对象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现不但没有解决反而让问题恶化。期待与和解阶段一方面独自处理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在问题面前服务对象不断受挫,就需要有个提供支持的地方进行过渡。

支持的意义在于引导服务对象进入心理舒适区,在这里能够体会到安全、舒适、轻松,使其发现自己和世界美好的一面,并对生活抱有期待,从而有意愿和力量去面对困难。

二、 “启迪”

它是个别服务的进阶,遵循成长的规律,埋下顿悟种子。

在高中阶段,服务对象面临着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的成长任务。对于他们的问题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未来选择和规划等,在处理上述高中生常见的问题时,往往会发现背后“另有隐情”,而这也就意味着,不能局限在表面问题上“治标”,更要从成长的历程上“治本”。根据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观点,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都是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可能,在服务对象心里埋下顿悟的种子。社工的启迪是结合生活经历和社会时事,传递信息。我们会发现许多高中生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充满好奇。我们可以适当的分享生活经历,供服务对象参考和借鉴,提升认识,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 “营造”

它是个别服务的拓展,是对服务对象无形的保护和助推。

服务对象在社工办公室恢复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一旦在其他环境,面对敌视自己的同学、面对严厉的父母,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活动环境的改善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面对大的环境社工个人力量有限。可以经营一些小的环境,把社工的作用延伸到更广的范围。社工的营造可以是以社团或者学生积极分子为载体。面对这些小团体就可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可以建议个别服务对象融入社团中,或者是加入到社工的“办公室大家庭”里。这些服务对象在群体里表露自己的心声、建立新的友谊,发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及其他营造友爱校园文化的方式。

四、“保护”

它是个别服务的升华,是对服务对象自尊和生命的托底。

随着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校园欺凌、学生自杀等事件。一线社会工作者需要拥有高度职业敏感,为服务对象的尊严和生命托底。社工的保护是做好预防,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开展测评、主题活动等预防性工作很有必要。例如,学校每年会开展一次心理测评工作,筛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撰写测评报告并确定预警人员。我们会发现抑郁症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社会工作也是一份高风险的工作。社工需要足够的担当,维护其自尊,及时回应他们的情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让其感受到“世界需要我”。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