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中年女性再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刘兴达 2021-01-20 14:0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随着农村中年群体离婚率连年增高和重大疾病患病群体逐渐年轻化,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年单身女性。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存在让再婚成为她们的必要选择。因此有必要对农村中年女性再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一、研究背景

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城乡之间的流动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流动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接触到婚姻民主和生活幸福观念,这让她们反思自己的婚姻生活。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增强,也让自身传统的“家本位”观念向“个本位”观念转变。并且我国婚姻法律制度的完善降低了离婚成本,所以在面对婚姻生活不如意时,女性就会首先提出离婚,且态度强硬,所以受种种因素影响,农村离婚率逐年升高。

因为意外事故丧偶的中年女性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因病丧偶。农村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并且患病群体也逐渐由老年群体转变为中年和老年群体。说明农村重大疾病的患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未来中年人群的患病与病死数量势必会持续增加,这也导致农村因病丧偶群体数量的增加。农村中年群体离婚率逐年升高和重大疾病年轻化让农村地区的中年单身女性数量也随之增高,这可能会诱致一系列社会后果。

(二)研究必要性

相对于青年人和老年人再婚,中年女性受生理需求影响以及自身追求生活幸福权利,她们的再婚意愿要高于农村独居老年群体,有着更强的紧迫性和需求性,但是再婚难度要高于青年群体,所以他们的再婚问题是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

但是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搜索相关主题文献,发现研究对象多是以青年和老年群体为主,有关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的再婚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把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再婚问题背后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结论。

、原因分析:

对于农村中年单身女性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自身婚姻生活经验的积累,自身对未来婚姻生活有了自己的预期与要求,会主动追求满意的婚姻生活,会选择合适的婚姻对象进行再婚。

(一)缺乏家庭支持,个人角色功能脆弱化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庭更是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在维持人际关系、抚养子女及教育支出、赡养父母以及家庭发展等方面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在夫妻双方情感、道德、需求与依赖的基础上结合而成,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联结关系。夫妻二人以家庭单位进行角色分工,夫妻扮演各自角色,发挥各自功能,维持个人生活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家庭发挥着保障功能。对于中年单身女性来说,家庭单位的破碎让其丧失了家庭原有的支持保障功能,她们要承担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维持家庭人际关系等社会活动,这加大了生活压力和降低了生活质量。对个人来讲,过重的生活负担和自身 对未来生活的期望都促使着她们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再婚,来继续组成新的家庭单位,以维持个人生活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转。

农村乡土社会的包容性增强

主观意识是在个人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包含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和理想选择等主观因素,人们的社会生活总是受到道德规范的影响与制约。在农村经济逐渐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方向发展,传统乡土社会结构逐渐瓦解,使得原有的地方性规范不能发挥干预作用,女性对于婚姻行为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婚姻民主自由宣传的普及化,让农村传统社会对中年单身女性再婚问题上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与进步,不再苛求她们恪守“从一而终”的婚姻模式和牺牲个人幸福,农村社会舆论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再婚问题表现出包容和支持态度。

经济资本的差异影响择偶范围

经济因素影响着婚姻生活的各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经济状况与中年女性群体再婚的态度和比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经济水平与中年离异和丧偶女性再婚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打工。打工经济的出现让农村社会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打破了原本收入水平相对平均、社会分层并不明显的平衡状态。农村社会的阶层内部和不同阶层间出现了高度的社会竞争,农村女性通过对浪漫生活的追求来标识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这种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加重了家庭支出负担,因此家庭经济条件不能满足自身对于生活的要求成为了影响离婚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成为她们选择再婚对象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四)双方对再婚行为的效益考虑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只有在个人意识到再婚效益高于再婚成本时才会选择再婚。一般来讲,在交换行为中双方要遵守对等性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交换行为时,一方向另一方所提供的资源都必须具有对等性和互惠性。只有利益上的对等,双方才能继续发展这种关系。对于再婚问题上,女性在经历一次婚姻的失败后,她会看重对方所能提供的资源。所以,不仅中年单身女性要慎重考虑未来婚姻对象的综合条件和资源,另一方也会对单身女性的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判断,当再婚因为组合家庭的经济压力过大反而会加重自身负担时,对方一般会因为不符合预期要求从而拒绝与其共同生活。也就是说,对中年单身女性来说,在婚姻破裂之后,原来的生活负担与压力并没有减少很多,缺少家庭作为保障,使得自身难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开展,所以再婚对于她们未来生活来讲是最优解。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与人的互动行为实质上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交换行为,互动双方都想得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体现出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群体在进行再婚时的理性思考。

三、优化策略

不可否认,目前农村社会中依然存在的一些落后习俗、自身家庭经济负担重、获取婚恋信息渠道少以及社会对于她们再婚问题的关注度不够的因素,都影响了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的再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再婚难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不重视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群体的再婚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加重社会与子女养老负担,出现更多数量的农村独居老人养老难问题,也不利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治理。

所以我们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群体再婚的问题。引导这类群体顺利再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当地民政部门要多渠道举办农村中年未婚人士的相亲活动,增强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也要借助外部社会组织力量,尤其是关注农村婚姻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社会组织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和农村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来帮助解决农村女性再婚难问题;由当地民政部门领导,借助本土优势整合婚姻资源,提供优质可靠的择偶人选,扩宽社交渠道。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群体子女的关注。不仅是拓宽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和学费补助的范围,以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也要重视子女的成长教育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子女也要多和父母进行情感上的沟通,理解他们生活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当然也可以发挥农村乡土社会优势,借助乡土社会的社会网络,多鼓励父母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最后,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力度,给予中年单身女性一定的生活补助,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有所保障,减轻因经济带来的生活顾虑。也要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避免出现家庭因病致贫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对农村的经济扶持,经济水平提高,其他各个方面也会随之提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会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结论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发挥维持整体社会稳定的功能,中年女性群体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但是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因离异或因病丧偶的中年单身女性,婚姻状态及婚姻生活影响着农村中年单身女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指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再婚并不能顺利进行,出现了再婚难问题,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社足够的重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解决好中年女性群体再婚问题,不仅可以缓和农村代际矛盾,也有利于家庭代际关系稳定,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得农村发展有序化,减少农村治理压力,也为解决好其他群体的再婚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整体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