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全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供稿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老年服务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分析—以共享阳光(大观)城市A类低保救助老年服务项目为例
一、 项目实施背景
据统计,目前安庆市大观区7个街道、1个镇、2个乡共有A类低保人群有4000户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老年家庭。他们不仅面临着生活困难,还需要面对精神慰藉、生活照料问题、养老问题等困难,适应不良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消极心理,容易产生其他疾病,从而产生不稳定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生活特别困难,也更多的表现出不愿意与他人接触,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世界中,不愿与外在的社会群体沟通交流。目前政府对困难群体实施以现金和实物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是缓解了困难群体的遇到的各种生活问题,但却治标不治本,还容易产生“政策依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救助对象的自我潜能的挖掘和自身能力的建设。
A类低保家庭是城乡社区中生活最困难的群体,其中大部分是老年家庭,这一老年家庭的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他们。目前安庆市大观区7个街道、1个镇、2个乡中的A类低保人群有4000户左右,共享阳光社会救助老年服务项目是以大观区集贤路街道30户A类低保老年家庭为直接服务对象。本项目秉承“尊重、接纳、平等、照顾”的理念,以社区为依托,采用“社工+社区+家政服务员+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模式,从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方面需求出发,以满足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为核心,以实现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身、心、社、灵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社会融入,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
二、 项目研究对象:大观区30户A类低保老年家庭
项目自2014年11月份,安庆市全人社会工作通过安徽省民政厅投放的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成功申报了共享阳光(大观)社会救助服务项目。该项目主要是由社会工作机构承接,政府购买,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项目周期为8个月。项目实施主要是安庆市大观区30户A类老年低保家庭中。在老年低保服务人群中,首次引入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救助服务。项目30户服务对象主要分布在大观区各街道,其中集贤路17户19人,龙山路3户3人,花亭路3户3人,菱湖路2户3人,玉琳路5户6人。
三、项目实施方法
本项目执行过程中,主要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介入,通过项目团队对A类低保老人开展为期8个月的服务,实地评估社会工作方法对城市A类低保救助老年群体的服务成效。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的角色定位及原因分析
在为期8个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如何通过专业手法帮助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扮演着何种角色?在此,笔者通过此项目的三个不同服务阶段进行了不同分析。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主要就是社会工作者按照专业的要求和
规范,对自身专业角色的认知。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即是社会工作者角色践行过程,社工通过在服务中发挥角色自身的职能从而不断深化自身的角色定位。社会工作者角色主要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直接服务者,主要包括支持者、治疗者、指导者和服务者;第二类为间接服务者,主要包括行政者、研究者和执行者;第三类为合并服务者,主要包括促进者、经纪人、调解者、管理者与协调者、倡导者、增权者和教育者(2004,王思斌)。而随着社会工作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工作者在同一领域下不同场景中的角色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故为了探索社会工作者在A类低保老年家庭领域的角色行为及意义,笔者以“共享阳光”社会救助老年服务项目入手,分别从项目对接、项目执行、项目结束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项目对接时期
在项目对接过程中,项目社工承担的主要角色为协调者。社工不仅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所在区域、街道、社区的服务对象名单,也需要根据名单进行上门调查筛选,做好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更需要与所在机构协调好对接人手问题。根据项目书计划,项目承接机构开始对接项目实施地,大观区民政局、大观区集贤路街道进行对接,将项目书中的30户服务对象确定。在此项目中,社工虽然成功对接上了30户服务对象,但是整个对接过程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认为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1、项目实施机构方面。从1月份到3月份项目一直处于对接时期。原本项目从11月份就正式启动,但是由于机构人手还服务于已有项目上,所以等到已有项目结项后项目社工才正式投身于此项目。2、项目实施地的政府方面。项目实施地政府对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社工机构、社工的认知不高。没有给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协调,社工机构自身从市、区、街道、社区一层层对接下来,需要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政府办公一直凭借政府公文的下达的形式,这种形式也是让基层工作人员相信的依据。而目前安庆地区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虽然已经颁布,但是仍未落到实处,所以还处于一纸空文的状态。政府及基层社区还不知道社工、社会组织以及项目化运作的公共服务。3、项目实施的服务对象方面。对于政府实施的针对特殊人群开展的公共服务政策,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在实际对接过程中,项目组与项目实施地的服务对象对接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问题,信任关系的建立花费了项目组大量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项目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项目实施时期
项目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项目组根据项目思路进行方案设计和活动开展,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不仅是直接服务者也是间接服务者。在项目落地以后,项目社工根据项目申报书及服务对象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主要包括组织志愿者一同上门进行家庭探访,对有特别需求的案主开展个案辅导服务,为老人们开展集体生日会和社区大型活动,通过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的运用,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扮演着支持者、治疗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如在个案跟进中,社工遇到了一个临终个案,高龄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历程,不仅面临着身体的折磨,也默默忍受着面临死亡的恐惧,而社工在这个过程中将前期的整合资源需求调整到后期为案主及其亲属提供相应的支持。在案主生命的最后历程,扮演着支持者、陪伴者的角色,给案主及其家属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情绪上的舒缓,陪伴案主安然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而后,案主去世,社工将案主的服务记录整理成档,形成相应的服务记录,为社工在今后服务类似临终案主提供相应的经验。由此可见,社工在服务中呈现出多元化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是社工所承担的最基本的角色,而对服务的研究和探索是社工作为间接服务者的角色之一。
在共享阳光社会救助老年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社工根据具体的项目执行的情况,进一步探索研究了项目在实施整体上遇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实际需求与活动方案的设定不一致。现行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政策主要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推行力度进行推进项目。这导致项目承接单位在项目实施中呈现出被动开展的情况,这实质上给项目团队带来了很大的被动,使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呈现低效率、低成效的服务。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项目团队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呈现出难开展、难推进的状态。这就要求在申请过程中,需要秉承项目实施的意义,根据受益对象的需求开展具体的活动。
2、项目在本地推行缓慢,基层政府前期支持力度不大,缺乏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认识。如项目在前期对接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出现遭到社区质疑,所在社区觉得社会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出于保护社区居民的立场,不愿意提供名单。在项目执行中,同样面临着社区人员对社工服务的质疑,表示项目人力投入成本太少,需要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给社区、志愿者更多的人员经费,这样才能提高参与性。这种种对社工服务、对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不全面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在实施地的对接。
3、 项目团队的不稳定性和专业性亟待提高。社工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社会对其认可度不高,社会工作者的福利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在安庆地区社会公众对社工的认知度不高,社工自我认同感低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在项目初期处于缺失状态,项目社工一人需要身兼多个项目,无法按照项目进度推进实施具体工作。项目团队的断层与项目需要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匹配,这就直接影响项目的推动和实施。另外项目团队除了一个全职专业社工之外,其余的均是来自高校的实习生,服务团队在服务过程中遇到伦理困境难题时,没有办法从年轻的团队中寻找到支持,长期情绪问题积压却无法舒缓,导致项目团队在执行项目过程中会时长有种疲惫不堪的感受,而承担治疗者角色的项目社工在面对项目团队问题的时候会更有压力。
4、 缺乏固定的项目运作平台。A类低保老人基本居住于社区、活动于社区更乐于参与社区的活动,而基于目前安庆市尚未建立起社工服务工作站,项目组社工与志愿者无法扎根于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更没有响应的平台让服务对象易于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项目活动的开展无固定的场所,所以在每次社区活动中,需要征求社区居委会的意见以及针对活动使用的场地状况进行沟通,而这种场地的征集不仅增加了活动推行的难度,还给参与活动的服务对象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年老的他们无法适应不断变更的活动场地。
在此项目执行过程中,社工努力扮演好自身角色所要求发挥的职能和功效,而常常忽略甚至无法接受自身角色所无法解决的事情,在这种两难的困境下,社工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现混乱甚至深深的怀疑。更让社工觉得混乱的是,为什么在提供服务、给予他人支持的时候会受到他人的质疑,当这种质疑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或支持时,社工就会对自己的角色产生更强的疑惑而无法自拔。
(三)项目结项时期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各项活动的开展、各项事务的进行都进入了尾声。为期8个月的服务主要为大观区低保老人提供了更多接触外面资源的机会,项目组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为A类低保老人缓解了一些经济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上门对接服务,缓解了老年人的生活孤独感。这一社工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救助服务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比较注重物质救助,而社工介入比较注重服务,传统的社会救助主要是以保生存为目标,而社工介入服务主要是以求人的身、心、灵的全面发展为在救助目标。
项目组对项目服务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结项时服务对象离别情绪的处理。项目社工从服务对象、社区、志愿者的反馈中,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老年群体的服务经验,并对社工开展的每块服务成效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社会工作在A类低保老人救助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群体服务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索和分析。
五、社会工作介入城市A类低保老人救助服务的功能分析
共享阳光社会救助老年服务项目通过引入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城市A类低保人群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支持功能。为A类低保老人群提供基本物质救助,通过家庭探访、小组及社区活动参与的形式为老人们提供物质救助、心理疏导等基础性的支持。二是精神理念支持功能。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关注人的发展,在项目执行过程,社会工作者关注服务对象的发展,给服务对象增能,运用优势视角的工作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更加理性的认识自己,以服务对象的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为本,将关于A类低保人群的社会救助政策的倡导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相结合。三是社会政策倡导功能。增强救助对象的自助能力,发展A类低保人群社会功能,推动了建立人性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建立更加人性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当然在发挥自身角色功能的同时,社会工作介入A类低保人群中也存在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工介入低保工作的政策瓶颈。现行的很多低保救助政策在乡镇、街道和社区层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如低保人群的就医、住房等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纸上谈兵,还没有落到实处。2、项目组与社会救助对象建立专业信任关系较难、过程漫长。这与项目的周期性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期8个月的项目,前四个月处于项目的对接期,而中间阶段项目团队、项目专业关系等各方面刚进入相对稳定时,项目就临近尾期,这使得稍微稳定的专业关系(社工与社区、社工与志愿者、社工与服务对象)面临结束。漫长的建立关系过程却草草得以收尾。3、项目对社工团队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社会救助尤其A类低保人群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无论经济困难、医疗救助、还是住房危机每一项对一线社工的专业能力都有很高要求,对于内陆地区尚缺乏这方面经验的社工来说,无论是实务经验还是专业教育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要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地方市政府加强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为救助服务对象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在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服务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挑战的同时,发挥着综合性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社区专干与志愿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社工扮演着多种角色:直接服务者、评估者、转介者、倡导者、管理者等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的扮演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的整体实施提供了便利,更有利于实现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身、心、社、灵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A类低保家庭老人的社会融入,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