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工+社团”的社区参与居民自治机制

2014-02-27 09:30   新华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社区+社工+社团”,社区参与机制和居民自治机制创新成果说明。

“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候选项目之七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社区+社工+社团”

社区参与机制和居民自治机制创新成果说明

概要:探索“社区+社工+社团”的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机制。一是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文件,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保障其基本权益。二是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发展战略,创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是制定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文件,设立社会组织创业孵化基地和培育发展资金,实施一系列专业服务项目。 

一、成果名称

“社区+社工+社团”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机制

二、创新主体

中共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委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人民政府

三、成果概况

白塔区是国家民政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之一,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为先”的理念和要求,结合区情,以“抓环境、抓服务、抓提升、促和谐”为主题,以平安社区、精神家园、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卫生服务等五项工程创建为载体,实施“项目工作法”,强力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社会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社区+社工+社团”的社区参与机制和居民自治机制已初步形成。

四、主要做法

(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打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1.政策出台。白塔区委、区政府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出台《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白塔区决定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职级待遇的通知》、《关于明确白塔区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及相关待遇问题的实施意见》、《白塔区关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实行职级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社区工作者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搭建起完善的政策体系。

2.多措并举。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职级化管理新机制。将社工纳入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范畴,社区工作者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居民直选。全区917名社工平均年龄33.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5%。二是实施“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交流研讨、拉练观摩、技能大赛”六段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今年,有5名社区工作者顺利通过省公务员统一考试,光荣进入公务员行列。三是将每年4月17日确定为“白塔区社工节”,开展内容丰富的社工活动,增强社工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评选标兵社工和百名优秀社工活动,对于标兵社工给予每月200元津贴奖励,以此鼓励标兵社工在自己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贡献,调动全体社工的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积极性。四是在社区实行错时工作制、节假日值班制、全程代办制等制度,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百姓的时效和质量。

3.保障权益。将社工生活补贴设为“三级九档”,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月生活补贴最高达2450元,同时,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保障社工基本权益。

(二)以推进社会治理服务创新为目标,着力打造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1.加强领导。为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建设力度,白塔区成立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担任组长,建立了区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良性机制。制定了《白塔区2010-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2.注重培育。实施“两个一批”发展战略,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一是培养一批。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教授对社工进行考前辅导。目前,全区共有189人取得社工师资格。对于取得初、中、高级证书的,每月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补贴。二是引进一批。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开考试、公开录用的方式引进一批社会工作人才。每年投入100余万元,引进录入10—20名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并将其纳入全区人才队伍管理范围。

3.组织依托。白塔区通过成立“义工俱乐部”、创建“社工协会”和“社工实训基地”等一大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些专业服务机构也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心理及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专业机构的社会功能。

4.财力保障。白塔区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设立专业社工机构、资助社工项目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等。

(三)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为导向,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社区服务队伍。

1.建立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和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关于实施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指导意见》、《社区志愿者登记和注册制度》等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政策,着重在服务、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搭建平台。成立社会组织创业孵化基地,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对街道、社区赋予社会组织管理职能,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体现培育、发展、扶持社会组织功能,降低准入门槛,动员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填补政府服务不足。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财政资金扶持机制,设立3000万元培育发展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培育品牌。着力培育社工、义工、志愿者、创业者四支队伍,进一步叫响“我到社区当义工”、“我与居民在一起”等亲民服务项目;以实施志愿者服务为载体,设置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做文明使者项目、白塔爱心日项目,围绕感动人物评选、重大公益事项表彰、公益慈善等内容开展的年度评选表彰项目,使志愿者活动在全区形成氛围,志愿者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的形象得到展示;通过打造名校、培养创业带头人、设立大学生就业基地、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幼教文体中心、开办爱心超市、便民早餐车、流动警务车及建立96886社区居民服务呼叫平台和居民议事厅等项目,形成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专业服务项目,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彰显白塔特色。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提供)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