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组织+青年阵地”实现模式创新
陕西构建枢纽型团组织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打造服务青少年的综合性平台——“青春驿站”。
2013年11月15日,是宝鸡市金河劳教所的家属会见日。这一天,劳教所破例安排单间,让一对父子在这里相见。
来探望父亲的男孩叫王齐(化名),今年12岁。父亲因为吸毒被劳教,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家里还有常年卧病在床的爷爷和奶奶。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王齐内向孤独,常常逃学、打架,不愿去看被劳教的父亲。
可是这一天,王齐却紧紧拉住了爸爸的手,还说了好多话。
让王齐发生转变的,正是“青春驿站”行动。2009年,作为全国“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城市,陕西省宝鸡市率先尝试开展“青春驿站”行动。
“青春驿站”的社工在摸底排查中听说了王齐家的情况,将他列为个案服务对象。他们为孩子送去了书包、图书,还陪他谈心、玩耍。一段时间后,王齐变得爱笑了,还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
如今,在宝鸡,直接向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的注册志愿者已有1000多人,一张“社工+志愿者+社区干部+基层团干+治安协管员”规模化服务青少年的大网已织成。
4年多来,这些社工个案帮扶622人、上门家访1292户、服务青少年及家长11万余人次。受到他们管护的165名被判处缓刑的重点青少年,没有一人再犯罪。全市青少年案件数较2009年下降50%,已建起“青春驿站”的社区还实现了“未成年人零违法”。
“宝鸡的成功经验,在于‘青年组织+阵地’的有效结合。”李豫琦总结,因为有了一个组织——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再加上一批延伸进社区、学校的“青春驿站”阵地,才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有了阵地的依托、共青团的指导,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发展得更加稳健。
他说,基于这样的认识,陕西团组织将“青春驿站”服务模式融入枢纽构建计划,探索形成了以服务青少年为主体,一手抓青年社会组织体系建设,一手抓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的“一体两翼”工作体系,并向全省推广。
新平台蕴含大视野
按照团省委的规划,2014年6月前,各市级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将全部建立。今年年底,“青春驿站”也将实现对全省107个县(市、区)的全覆盖。目前,6个培育发展中心、84个“青春驿站”已经建成,总建筑面积达5485平方米。
与此同时,“青春驿站”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从专门帮扶问题青少年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展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而它所承载的多项功能,被形象地总结为“五色行动”:针对闲散、不良行为青年重点帮扶的“红色行动”;依托服务热线的青少年成长咨询“紫色行动”;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关爱“橙色行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蓝色行动”;公益项目推介及志愿者招募“绿色行动”。
在榆林市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记者看到,刚刚投运4个月的综合服务平台,已办得有声有色。青年社团孵化基地已经吸引9个社团入驻,志愿者协会正在开展志愿服务“个十百千万工程”,创业小额贷款已收到申请172份,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台也正式开通。
“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和‘青春驿站’的建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契机。依托它们,团的多项工作得以重组整合,为团的四项职能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团榆林市委书记白涛表示。
在榆林,缺少专业咨询人士一直是让“12355热线”头疼的事。“为什么不借助协会的力量来办热线?”白涛找到榆林青少年社工协会负责人何敏,两人一拍即合。培育发展中心成立后,拥有40多名心理咨询师、15名素质教育工作者和10多名律师的榆林青少年社工协会,成为这里的首家入驻组织。现在,12355热线由团市委直接指导,青年社工协会具体负责,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此外,榆林团组织也正在进行全面尝试其他项功能。
一些青年创办的中小企业常常碰到资金周转的困局,为此,团市委将榆林市青年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绿色通道,设在了培育发展中心,并且争取到5000万元的绿色担保小额贷款。“在这儿,不但能得到创业就业的政策咨询,贷款的手续也变得简单。”一家新开办的广告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
志愿服务也在培育发展中心得到了新的探索和创新。正在实施的志愿服务“个十百千万工程”,通过建立青年义工、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等10支志愿服务队,配备100名志愿服务“团青助理”,征集1000个志愿服务项目,使1万个家庭受益。目前,1000个志愿服务项目已进入征集、对接阶段。
“培育发展中心的筹建,我们的确是下了大功夫。”白涛说,仅中心的选址就几经掂量、考察,最终选在市开发区的核心地带。
记者了解到,陕西各地的“青春驿站”,一般也选择青年聚集、流动较大的城区中心或繁华位置,或者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场馆建立。
搭建参与社会治理的大平台,整合青年社会组织的资源,统筹发展,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大势中找到属于培育发展中心的价值空间,扩展和实现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功能。这是陕西团组织实施枢纽构建计划的目标。
“产权明晰,才能保证下一步的造血功能健康。”团陕西省委办公室干部郭锡监说,类似陕西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由团省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筹资建立,可以以非官方身份参与政府的服务外包。而对培育发展中心和“青春驿站”来说,参与竞争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一个组织做不了的事,可以联合几个组织去做,“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也更容易和社会接轨。”
记者了解到,培育发展中心已经获得民政部门“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试点项目”等50万元的社会服务项目,枢纽构建计划扬帆正当时。
目前,全省7个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76个“青春驿站”正在筹建中。李豫琦告诉记者,“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着眼于扩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有效覆盖面,探索出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模式,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为青年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使共青团组织真正融入青年、扎根青年、服务青年,成为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坚实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