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经验谈:从家庭为本的视角跟进儿童拒学行为

佛山市高明区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叶文诗 2022-11-08 10:0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儿童拒学情况有上升趋势,孩子拒学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与个体状态、家庭、学校、身处社会环境都有密切关系。但孩子拒学行为的持续,揭示的是家庭功能上出现阻滞,未能有效协助孩子解决问题。社工在个案实践中发现儿童拒学行为的改善往往关键在于家庭的能动性。

儿童拒学情况有上升趋势

从事社工多年,每年的9月开学季开始,我都会频繁接到不少关于儿童拒学的个案咨询,在近两三年这种情况更是不降反升。家长往往非常困扰,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就不愿意上学,一进校门口就闹肚子痛头痛?这么久不上学,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位也可能难以保留怎么办?我们可是软磨硬泡各种方法都试过了也不管用,只能指望社工你跟他谈谈啊...

根据目前接触到的个案情况,儿童拒学行为发生在11-13岁阶段最集中。一般表现为经常长时间缺课,进入校园就有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开始间歇性请假,不少孩子最后由于长期缺勤而只能休学。

令人意外的是,在实际跟进的个案当中,有拒学行为的孩子在校学习成绩基本处于中上水平,他们当中并不乏从小被别人评价为天资聪慧,或是乖巧懂事的孩子。他们对上学存在焦虑情绪,但同时又为自己未能上学感到羞耻和无奈。这种情况引起了我的好奇。

儿童拒学是家庭事件而非个人事件

孩子出现拒学、厌学行为,往往影响整个家庭。父母会蒙受管教无方的指责,毕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是当下社会的主流观点。很多家长还因为压力而出现失眠、焦虑等情况,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指责,影响夫妻、婆媳等多重关系。家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下意识就会非常着急,于是不断催促孩子、指责孩子,给孩子各种施压,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令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加紧张。实际上,家庭气氛的变化孩子能敏感地察觉到,并且把问题全部归咎于自己身上,饱受情绪困扰。孩子拒学行为的持续,揭示的是家庭功能出现阻滞,未能有效协助孩子解决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家庭成员需要意识到孩子拒学绝非简单的个人事件,真正站在同一阵线,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家庭成长的过程。

妈妈陪着去上学的孩子

小贤(化名)和小涵(化名)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家庭和睦,家人关系良好。小学六年级后升学到寄宿学校,相继出现拒学行为。两姐妹不愿意上学后,妈妈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中。我与双胞胎的交流也困难重重,在介入初期,双胞胎一直比较认生,聊天也是由妈妈“代劳”表达孩子的想法,孩子只有点头或者摇头,大多数时候甚至不回应。我通过沙盘游戏观察妈妈与两姐妹的互动模式,发现母女三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次系统,两姐妹心理上是“未离乳”的状态,姐姐以妈妈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妹妹以妈妈和姐姐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两姐妹个性比较敏感,家人的过度保护亦不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妈妈长时间分离让她们产生焦虑。加上升学后生活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双胞胎需要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需要独立住宿,新学校采用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双胞胎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因此我跟进的重点在于协助父母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并自主决定,增加孩子的人际接触。在妈妈意识到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后,家庭的能动性大大提高,从陪着两姐妹上课到逐步减少见面时间,增加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和社交机会,后来妈妈告诉我,两姐妹在学校有了新的朋友,不再抗拒上学,家庭也恢复温馨。

好孩子的叛逆

小慧(化名)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不需要家人担心,在学习上不用看书复习也能轻松名列前茅。她在进入八年级(初二)后上学就说肚子痛拒绝回校,在家沉迷手机游戏和小说,作息日夜颠倒,后休学一年。社工在跟进过程中发现小慧父母在面对小慧的辍学问题上表现并不积极。通过对家庭成员多方面的了解,发现小慧的父母本身也是“巨婴”,家庭经济上长期靠已退休的爷爷奶奶资助,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甩手掌柜”,母亲在婚姻中缺乏主见、习惯忍受。小慧把拒学原因归责于自己的懒惰,却又感到无能为力,幻想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拯救自己,沉迷网络,这种遇到困难习惯逃避、封闭自我的态度,和父母应付困难的方式如出一辙。而且父母的关系实质上如何,即使父母不说破小慧也看在眼内。小慧很讨厌父亲酗酒的习惯,父亲会带朋友回家喝酒,喝醉会在家里吵闹。她对我说“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跟爸爸这种人结婚。在我的家里没人会表达爱,我觉得我也不会关心别人,我以前太乖了,很辛苦,以后我想做自己。”小慧采取叛逆的方式博取家人的关注和照顾。当我转达小慧的感受给妈妈,妈妈红了眼眶,长久说不出一句话。一个家庭生病了,却只要求孩子一个人努力面对,又怎么会好呢?

“我不想成为妈妈的负担”

珊珊(化名)来自一个重组家庭。很小的时候珊珊的亲生父母离异,珊珊在老家主要由亲戚照顾,因为父亲经常赌博欠债闹到人尽皆知,受到校园欺凌,在校期间没有朋友,独自承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她对校园生活存在较大的恐惧。后来母亲再婚,珊珊跟随母亲来到异地的新家庭,升学到新学校上初中,开始逐渐出现拒学行为,有轻微的抑郁症状,曾有过自杀的想法。长久寄人篱下的成长背景令她习惯性讨好他人、忽略自已的真实感受。她明明不开心,却总是装作乐观。明明不习惯突然多了两个弟弟,却依然答应照顾弟弟们希望减轻妈妈的负担。珊珊怨恨亲生父亲,体谅母亲的不易,不想回到以前的环境当中。但同时面对新的居住社区、新的家庭成员、新的校园环境,她感到难以适应,却选择独自承受,一直无法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妈妈说,一直不知道珊珊藏了这么多心事。对于心智未足够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缺失的情感关注很容易投射到其他关系中,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在真正了解珊珊的内心想法后,妈妈与珊珊进行了真正深入的沟通,家庭成员给予了珊珊积极的支持和肯定,陪伴她熟悉居住地周边的环境、参与社区的活动、物色新的学校,新的家庭成员弥补了长久以来珊珊心中的缺失,珊珊终于主动回到新学校开始新的生活。

拒学难题关键在于家庭的能动性

孩子拒学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与个体状态、家庭、学校、身处社会环境都有密切关系。我接触的个案中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是自我调试能力较低,社会性能力不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接触,情感上比较依赖亲密教养者。由很多真实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拒学行为背后的根源,在家庭中都有迹可寻。实际上比较成功能处理孩子拒学问题的个案,往往关键也在于家庭的能动性。面对孩子拒学,家庭可以怎么做呢?

1、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个体在处理一件事情上能否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言行举止。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总是会下意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学习什么专业,交什么朋友。孩子自主性需求长久得不到满足,往往难以形成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孩子的能力感。有拒学行为的孩子往往有明显的负面归因,即总是把事情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已,成功的原因归于环境。家长要多鼓励和肯定孩子,当孩子不断接收到“父母觉得我行”的信号,才会愿意多尝试挑战,最后真正觉得“自己能行”。

3、多为孩子制造独立与他人沟通协调的机会。家长要敢于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旁观者,鼓励孩子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可以给予建议,但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4、逐步恢复健康的生活作息。与孩子商量在家里的作息安排,尽量贴近学校的时间表,自主安排包括阅读、做作业、活动的时间。在白天增加户外活动,更多的体力消耗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和晚上入眠。

5、渐进式地建立孩子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比如首先和老师、同学有所接触,然后逐渐愿意离开家、到校园附近逛逛、踏足学校、进入课室、留在课室上课、增加上课时间、增加上学的日数。

对社会工作者有什么启示?

1、重视对家长的支援,家长意识的改变。面对孩子拒学家长也是无奈与焦虑的,家长也需要情绪的疏导和支援。绝大部分家长只着眼于如何让孩子上学,并未意识到家庭的教养方式、不良的家庭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甚至单纯期望依赖求助社工、学校等外界力量就可以解决。因此社工首先要处理的,是引导家长不要急于解决拒学问题,而要从拒学问题看到本质。这个过程往往是困难的,需要细细考究家庭成员间的话语和细微的互动来了解家庭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没有勇气揭露和面对的部分。但家庭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当家庭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2、建立服务对象各系统之间良好的互助网络。拒学孩子重新上学一般会经过一段波动期,需要采取渐进式上学的方式,逐步适应校园环境,但这容易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需要家长和老师在处理孩子的拒学、辍学问题上相互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另外,为辍学孩子重新寻找学位并不容易,因此社工需要积极和教育系统相关部门、地区的学校建立伙伴关系。

3、重视小升初阶段学生的辅导。由于小学和初中无论是学习模式、生活环境都有较大的不同,大部分的拒学儿童是在小升初阶段有初中适应的问题,从预防的角度加强初中适应的辅导尤为重要。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