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基于笔者开展的一个培力小组,会发出一个疑问,长者领域服务的服务对象一定会是长者吗?有这样的疑问,也是因为在小组开展建立的理论基础上,那就是“社区照顾理论”。社区照顾理论是指整合全部社会资源,运用正规和非正规的照顾网络,为需要照顾人士在家庭或社区中提供全面照顾,满足需要照顾人士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则是,需要照顾人士可以是主体或者客体,但同样重要的是联结这些社区照顾的实践者,是一种多元选择。根据这一理论,笔者想谈谈的是在长者服务中受众的多元选择。
可以选择谁参与服务
在一贯的长者领域服务认知中,除了长者的直接服务则是长者的志愿服务。而在笔者开展的精明大长者防诈骗培力小组当中,笔者一开始会考虑组员是谁?长者?妇女?青少年?当看到长者防诈骗几个字眼时笔者也会想,组员想当然是长者,因为受骗的是他们。然而最后,这个小组的组员全部都是社区青少年。
社区青少年加入小组时获悉他们所接受的是“长者服务”,整个小组过程中以一个“长者”的心态去料及了解防诈骗的知识。为什么呢?小组的目的是想通过他们去“反哺”长者。根据社区照顾理论的延伸,长者服务的受众可以是多元化发展,因为即使对于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接受长者领域服务,他们也会直接影响到社区长者的身心灵发展,不一定都是直接服务长者的服务。
应该选择谁参与服务
青少年更适合长者服务的相关培训与实践。在小组确立招募对象过程中,笔者会考虑到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这次的小组开展。成年人参与小组可能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但是对于社区青少年而言,他们有更高的接受性和可塑性,因为他们的价值观还在探索当中,在他们探索阶段接触到可能改变他们价值观的服务,是为未来的长者服务铺设氛围的培养。
同样,妇女组员也会有很大的操作性,作为家庭的半边天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选择青少年还有一个期盼就是如同敬老院中开设幼儿园一样,朝气与阅历是互相促进的,长者可以从青少年的同理性行动中找到祖孙辈间的互动与熟悉感,促成内心的真正改变。
笔者的防诈骗培力小组最后需要组员产出两个活动策划并实施,这对于没有实践过的组员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当青少年们意识到活动为谁办时,他们会积极运用在小组中了解到的长者身理和心理特点,设计的活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青少年组员会回家跟家中长者交流诈骗心得,逐渐从家开始到邻居去了解长者们的日常诈骗情况。他们说这是我第一次主动问爷爷奶奶这些事情,去关心他们的现状。最终,根据社区长者们的特点,产出了一份通俗易懂的防诈骗急口令,走上街说给长者听。
至此之后,笔者会想,领域服务是为了更加集中地解决这一领域受众的需求问题,从问题出发。但是混合性的服务,则是可以看到这一领域服务的短板,利用其他人去弥合,从系统出发,像生态系统一样,某种树苗的生长是因为有赖于鸟儿吞食果实吐出来果核,在某个地方生根发芽。领域服务可以混合不同的群体参与,目标还是一样,但是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等着大家。
(作者单位:东莞鹏星驻南城街道白马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