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毕节的拷问— 留守儿童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2015-06-24 09:5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据权威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保守估计超过6000万,这是个非常大的数据。

(作者:吴爱梅、安徽宁国市殡仪馆副馆长。社会工作师)

社工中国网消息: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警方的初步调查结论是疑似集体喝农药自杀。4名儿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而这一天离“6.1”儿童节刚刚过去几天。这些原本是花朵般灿烂的生命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13岁的阳光少年在城市里则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星,他们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尽享这个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他们衣食无忧;而最小的那个妹妹,才5岁,5岁的女儿,原本是在父母膝前撒娇,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眼中的小太阳、小公主被疼爱被呵护被照顾。而这四位兄妹,父母均不在身边。身旁没有爷爷奶奶甚至一个成年的远房亲戚都没有。应该说,他们的精神生活的匮乏远远甚于其物质生活的匮乏。试想,四个从5岁到13岁的孩子,他们要为一日三餐操心,在他们成长的天空里没有温暖、没有爱、没有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他们的生活里,没有明天也没有希望,只有无尽的恐惧、孤单、失望、困惑,而选择结束生命,可能是在他们理念中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试想:如果,能有一个机构,他们能对留守孩子的关注,能走进这些孩子身边,发现孩子的精神状况,能把孩子的一切与其父母沟通;试想:如果,学校发现这些孩子没能上学时,能上门了解相关情况,能及时与其父母沟通;试想:如果,政府每个月在支付低保金的时候也顺便“支付”些人力去看看这几个孩子....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当然,毕节的这个事件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没有任何代表性。更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任何一方,这些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面对这几个鲜活的生命,面对还有更多的留守儿童,我们该做点什么?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据权威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保守估计超过6000万,这是个非常大的数据。

近几年来,留守儿童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必须正视的现象。大家知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得不到正常的家庭关爱,缺乏亲情的滋润和慰藉,其成长环境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其心理和人格的发育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而由于监管的不到位,很多问题不能发现不能及时采取对策,久而久之,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学习、教育、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童年是人生的起点,儿童是人类的明天。生命的延续既是天性的选择,也是文明传承的必然基础。儿童的需要是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除了生存这一基本需要外,爱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被保护的需要,甚至是游戏的需要,更有社会化的需要。家庭、学校、邻里、朋辈群体等是孩子成长的社会要素。而每一环节的有效运作和相互协作才能构建儿童成长的链条,缺一不可。毕节事件发生后,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民政部也积极回应:继续推动建立健全包括重病重残、事实无人抚养、父母服刑、戒毒人员子女等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社会保护工作,加快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和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工作进度,加大试点工作覆盖面。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在依托有关部门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希望,毕节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