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西大坦新区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项目

2014-10-08 15:5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随着广东甚至全国的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搬迁社区将出现。搬迁过程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人在搬迁后,面对遭到破坏社会网络而形成归属感和适应度低的迫切现实,来自外界的协助和支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机制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作者: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苏华元

一、背景介绍

为配合虎门港建设,2009年,西大坦整村搬迁至统一规划的西大坦新区,完成了从传统农村向新型农村社区的转变。西大坦新区户籍总人口2124人,其中老年人占325人,约占总人口16.7%,为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新区内的老人全部为失地农民,在极短时间内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搬迁的过程。面对上楼的社区生活,不少老人在思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角色转变等诸多方面未能适应,但老人对搬迁后的新生活充满期待,极愿意为新生活做出努力和配合。

2012年,在市镇村的大力支持下,西大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作为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项目,中心内不仅建有完善的功能室和服务设施,还配备了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自身特点,为社区老人、青少年、残疾人、志愿者等社区公众提供专业化的综合性服务。老人是西大坦社区的重要人群,亦是中心介入的重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搬迁后的老人需求,在重构老人社会关系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二、参与式行动研究下的需求预估

需求评估就是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但是,现有的需求评估或多或少地存在忽略、曲解或者脱离服务对象的需求、研究者过分主观、独断,或缺少深入调查等错误的评估取向,导致需求评估不准确或有误。参与式行动研究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合作互信的服务关系,在提供服务,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虽然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制约了新区老人需求的表达能力,但是,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建立合作互信关系和共同参与服务,老人更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从走访开始,在建立初步的关系后,我们根据社区老人最关心、最容易满足的需求入手开展常规性服务,如开展五点学堂项目,帮助老人减轻隔代教育的问题;开展康乐活动,包括义诊、咸水歌、广场舞等。随着服务的深入,社会工作者逐步了解了社区长者的需求,总体来讲,老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老人康乐平台弱化

搬迁后社区曾经建立老人活动中心,中心内安放有丰富的康乐设施,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老人中心的设施全部被居民损坏。老人康乐平台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新区的老人平时只有闲坐露天广场,老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降低。

西大坦社区绝大多数的老人衣食无忧,很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娱乐,搬迁后的家庭逼于生计,家庭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而失地的老人基本上赋闲在家,承担起照顾孙子、做饭等角色,隔代教育现象较为常见,老人的康乐时间减少。

(二)老人关系网络改变

旧西大坦村是一个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社区,也是一个 “熟人社会”。邻里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照应、相互串门。搬迁后的老人们尽管还住在同一个社区,仍延续了原有的熟人关系网络,但是摇号的分房方式致使邻里关系被打乱,上下楼不方便,缺乏活动场所、外来人口等原因,人与人之间显得较为生疏,导致社区信任感下降,彼此缺乏沟通和交流,互动关系减少,传统的街坊邻里关系逐渐走向淡化。现在老人对新区的归属感明显降低。

(三)老人支持网络缺乏

社区老人的角色转换的从“原来的定居者”到“搬迁户”再到“新社区居民”角色的转换。经走访发现,在住上现代化房子的欣喜之后,失地、生活成本、无趣的生活、期望和现实的差距、资源脱节等原因使得很多老人产生失落和迷惘情绪,开始产生怀旧心理及对未来的担忧,自身的安全感和自身保护的权力感也不同程度地消失,他们困惑、恐惧和担心,对未来难以把握。

社区居民受自身职业技能所限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收入低且不稳定,搬迁后社区与原有的优势资源(捕鱼、工厂、土地等)脱节,社会支持网络关系亦遭到一定程度的解体,家庭收入来源的中断,家庭收入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西大坦作为一个典型的老龄社区,更是面临了许多独居、孤寡老人的现状,社区老人的支持网络亟需完善。

(四)组织网络缺失

非正式组织就是基于共同的生活环境,由一些个性、知识、兴趣与爱好相投的成员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据了解,旧村的老年人的组织较为丰富,如“象棋社”、“老年咸水歌队”、“老年醒狮队”、“社区龙舟队”等等,这种组织不是传统意义的行政组织或政治组织,而是指社区中新型的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

由于搬迁,老人面临的是不得不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这对于社区已经形成的组织关系网络而言,无疑是一种破坏。而非正式组织关系网络的形成无疑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社区长者黄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住在解放路那边的时候,位置好呀,活动多,人也多,也有人操心组织。我不识字,跟着几个姊妹跳舞,是几个老姊妹自发的舞蹈队,打年轻我就喜欢跳舞,现在终于又有机会了。”“到新区后就再也没去跳过舞,远了,联系不上了,挺想念那帮姊妹的,毕竟在一起一年半了。”

综上需求分析,上楼后的老人没有完全适应新社区生活。如何使老人更好的融入社区,提高老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认为,新区老人的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其具有浓厚乡土根基的社会网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老人的适应过程也是其社会网络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三、地区发展模式下的社区老人关系网络重构计划

(一)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针对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关系日渐疏离,社区归属感下降,居民的关系网络解体,居民的参与度低等问题,它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助合作,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更好地运用地区资源建立社区关系网络,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

西大坦社区老人所面对的问题,正是地区发展模式所针对的问题。西大坦社区缺乏老人康乐平台;组织网络缺失,老人参与意识淡漠;老人的社会关系弱化,社区认同感不强;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服务目标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确定了针对该社区老人现状制定了两大干预目标:

1、活化社区资本:关系即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处在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按照布迪厄的观点,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吸取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的社会网络关系,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它以某种能量或资源的形式发挥资本在实践中的作用时为现实的资本,而当它未被利用和调动时是潜在的社会资本。

笔者认为,西大坦社区是一个“半熟人”社区,老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活化社区内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本的可行性较强,通过整合外界资源形成合力,为老人的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2、重构老人关系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网络体系中社会个体或组织与其他社会个体或组织关系的改变都会对相关社会个体或组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搬迁前老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而也就享受一定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是老人共同熟悉,得到大家公认,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社会关系网络。对被搬迁老人来说,其迁居导致居住地点发生很大的空间变化,拉大或彻底改变了他们与原有的社会网络中那些重要节点的空间距离,也就意味着原有的社会网络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通过以下分目标重塑社区老人社会关系。具体为:(1)建立社区老人的康乐平台,为老人物理和精神的互动平台;(2)通过建立社区自助和互助服务队伍,完善老人的支持网络;(3)培育社区老人自治组织,增强老人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促进老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为了达到活化社区资源和完善老人关系网络的目标,根据专业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我们通过建立康乐平台,活化社区资本,建立支持网络,培育社区组织四个步骤来展开老人服务工作。

(一)活化社区资本

社区资本可以分为三层,微观层次上即社区居民拥有财力,人力,物力等;中观层次即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公司、社区内的社团等;所具有社会资本而我们认为宏观层次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社会系统时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但其主要的来源还是社区内部,即社区居民。

中心在致力于活化社区资本的基础上建立社区资源共享平台。首先,社会工作者在进驻初期通过开展活动,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其次在村委的协助下,努力发掘社区的有心有力人士、党员、居民骨干参与老人的服务中,通过系统的培训形成社区骨干平台;再次与社区的社团(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华造发型设计室、超市、东莞市消安协会、南方电网、卫生服务站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资源支持平台;最终达到活化社区资本,在社区层面建立完善的老人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二)建立康乐平台

社区公共空间是社会网络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之一。对西大坦社区的老年人而言,他们更倾向利用公共空间满足聊天,健身、曲艺等康乐需求,因此,公共服务空间对于其维持已有的社会网络,拓展新的社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西大坦综合服务中心根据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和社区康乐平台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长者日间照料室,曲艺室,舞蹈室,健身室等公共服务空间,形成完善的康乐平台,为老人提供了双重的活动空间。

1、物理空间。齐全多样的娱乐健身设施无疑会在空间上把分散的老人“集中”起来,促使其日常聚会、切磋曲艺、交往互动,无形中增进了人际关系交往,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2、精神空间。中心通过康乐平台,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如何更好的隔代教育,长者义工培训,开展咸水歌交流小组,齐做水圆等活动,通过活动建立团结,合作,参与的社区意识,满足精神需求的精神空间。

(三)完善支持网络

社区是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聚集地,也是社会支持作用发挥的重要平台。社区支持系统离不开社区互助,社区互助包括关心他人,给他人道义上的支持,提供非正式的帮助,为社区事业发展提供赞助,参加有组织的公益活动,或者是作为社区的志愿者提供帮助。西大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充分活化社区资本,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支持网络。

1、自助志愿队伍。中心整合了社区有心有力的老人进行能力培训,进而组建了长者义工队伍,目前,老人志愿服务队已经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队,在社区老人健康、娱乐、维权、探访、教育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道义服务队伍。中心发动社会、社区力量参与对老人支持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4支老人服务队伍。亲子探访队伍,定期对独居老人进行探访;社区舞蹈队,每天组织社区老人跳广场舞;华造社区义剪队,为老人定期提供免费义剪活动;老人义诊队为老人定期提供免费健康义诊服务。

(四)培育社会组织

社区自治组织是指社区成员通过面对面协商,消除分歧,取得共识,增加信任,合作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并使组织逐步进入“自我维系,自我服务”状态。

我们开展的老人服务虽然可以促进老人相互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成为持久的、有严密组织的社区自治组织。为了更好的推进社区老人服务,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增强自治和自助性,中心协助社区成立的西大坦社区老人协会。协会的主要成员有社区居委会领导,企业家,社区老人骨干等等,协会的5.5万元活动经费由社区村委会、企事业、爱心人士捐助。在服务方面,老人协会在尊老、敬老、爱老、护老上开展了大量的服务工作,提升了社区老人的幸福指数同时,亦成为了服务中心的服务伙伴。在组织方面,老人协会组织严密,内部有曲艺、舞蹈、义工、拓展等方面的分工,目前协会已经经过了镇里的备案,目前,协会在向市里提交登记备案的相关申请。

五、总结评估

社会网络的变迁使老人在新生活中面临了种种的不适应,重构集中居住社区老人的社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行动研究对西大坦社区老人的需求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地区发展模式,重构居民的社会网络:(1)完善社区公共空间既能满足居民对社会生活多样化的要求,拓展居民社会网络,也能对居民的许多社会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2)加强社区参与。社区参与可以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活化社区资本,建立社区服务队伍,增进居民的熟悉程度,促进居民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社区居民建立亲密、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3)推进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能够有效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增进居民之间的理解,为构建居民社会网络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如今西大坦社区老人对生活环境的亲切感、归属感有了明显增加,老人服务参与度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还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富有凝聚力的社区服务组织结构,促进了社区融合。

六、思考与讨论

随着广东甚至全国的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搬迁社区将出现。搬迁过程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人在搬迁后,面对遭到破坏社会网络而形成归属感和适应度低的迫切现实,来自外界的协助和支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机制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在搬迁后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了需求评估者、资源链接者和使能者的角色。第一,需求评估者。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式,广泛收集老人现实的生活困境与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第二,资源链接者。社会工作者作为外来介入者,本身对社区资源有陌生感,需要将他们的需求信息向上汇报给社区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或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联系起来,以寻求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支持和帮助。第三,使能者。受助者自助和能力建设是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搬迁社区和老人发掘自身潜能,或利用各种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

总之,社会关系网络的变迁影响着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构搬迁后老人关系网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势在必行的工程。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地区发展模式指导下,通过建立康乐平台、活化社区资本、完善支持网络、培育社区组织等手段重构搬迁后老人的社区关系网络,不仅有利于增加老人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满意度、归属感,还有利于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富有凝聚力的社会组织结构,促进社区融合,维护社区稳定。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