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试点:抗逆力方法助“鸵鸟”青年抬起头来

2014-09-24 10:0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4年9月,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采用优势视角,运用抗逆力等社会工作方法成功协助一名被生活压弯了腰,盲目逃避的失业青年鼓起勇气面对困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作者: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 李相君

人们常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然而这仅仅是人在困境中积极面对,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理想结果。实际情况是,由于环境不同、性格有区别、能力有差异,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除了“被逼出来”之外还有多种表象,如酗酒、吸毒、自杀,又如自卑、自我否定、颓废,还有的无视困境自我麻痹、得过且过等等。用“抗逆力”的理论来描述的话,以上表象分别与“功能失调”、“丧失性重构”、“平衡性重构”相对应,而理想中的“被逼出来”,则生动地代表了抗逆力得以激发,从而激活生命潜能、积极应对、体现胜任力、战胜逆境、健康成长的“抗逆力重构”。

同时,抗逆力理论强调了个体、环境保护因素对重构抗逆力的重要性,为激发抗逆力提供了由外及内,全方位的科学方法。2014年9月,我站(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采用优势视角,运用抗逆力等社会工作方法成功协助一名被生活压弯了腰,盲目逃避的失业青年鼓起勇气面对困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陈某是一名年仅22岁,帅气的泸县小伙,三天内两次来我站求助,并且在第二次求助时提出了“多住几天”的要求。有家不愿回,小伙子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带着疑问,本着“助人自助”之心,我站社工及时介入,与陈某交流起来,引导其倾诉,协助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需要。

在赢得陈某信任的同时,社工了解到,原来陈某不堪生活压力的重负,自信缺失,丧失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是到救助站逃避现实来了。

陈某从小父母离异,近几年跟着他父亲在广东打工,被单位辞退以后就回到了泸州。然而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无家可归又无经济来源的陈某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又来到了救助站求助,其内心的茫然与无助,可想而知。至于为什么被辞退,被辞退后为什么不继续在广东务工,陈某不愿说,基于“接纳”与“尊重”,社工也没追问,只在陈某描述和宣泄时适时归纳、小结,引导陈某分析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

经初步评估,社工发现陈某主要属于丧失性重构,具体表现为低自尊、自卑、应对能力缺失等。为有效激发陈某的抗逆力,社工在安排陈某休息的同时,就陈某的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效能因素三方面保护因素的提升做了详尽的准备工作,力求改变陈某的“鸵鸟”心态,增进陈某的适应能力。

在外部支持因素方面,社工在与陈某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的同时,带动护理工作人员通过聊天、细致周到的服务等方式对陈某表达无条件的接纳、支持以及高度的期望,让陈某体验到关爱与温暖。

在内在优势因素方面,社工通过对陈某个体形象的称赞、对陈某在广东务工的经历以及能力的肯定,鼓励和引导陈某树立自我认同感,提升积极乐观感。

在效能因素方面,社工宣讲了部分社会救助政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法规与政策,一一应对陈某目前存在的生存、就业、住房等困难,引导陈某学习运用资源与寻求帮助的能力,协助陈某根据实际情况订立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进一步制定具体计划。

因时间仓促,此次运用抗逆力方法对陈某的促进并不算大,但依然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一是陈某一改来站时的颓丧,在交流后期甚至主动要求社工为其提供相关政策的文字资料以供其学习;二是根据当前需要,积极主动地与社工讨论、制定了短期目标与行动计划,认真分析了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三是改变了得过且过,来救助站“混几天日子”的初衷,调整心态,抬起头来直面困境,并于次日一早主动离站,勇敢地走向了困难却不乏希望的现实生活。

陈某的未来如何,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他由懦弱地逃避到勇敢地面对的转变是可喜的。社会工作方法反复强调对服务对象能力的肯定,开发服务对象潜能,让服务对象自信、自强、自立,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同时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福利依赖,就为我们的救助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向。我们相信,在逐渐摒弃“快进快出”救助模式的今天,在越来越重视救助工作中延伸、扩展服务的未来,只要我们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日常工作当中,坚持通过实时评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在工作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我们的服务也会得到越来越多救助对象的认可。我们坚信:明天,我们的服务会更好!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