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服务提供到政策倡导:社会养老体系中的社会工作角色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不承认,在日益老龄化的当今中国,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在论及社会服务时,社会工作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核心议题。社会养老与社会工作这两个既无法回避又炙手可热的议题相遇,将如何共处?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在社会养老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顾名思义,社会养老与社会工作有一种最直观的字面关联: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社会”,除了这种表面的形式共通之外,两者更重要的关联表现在内容上的实质关联,这种实质关联同样表现为另一种双重关联。
重要性关联。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央十八部委又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发文的部门规格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社会养老以及社会工作在当今中国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紧迫性关联。关于养老服务的总体发展状况,国务院在规划中指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我国进入老龄化已有十多年历史,社会工作的大规模开展也已近十年,社会养老体系中已经开始了社会工作的引入尝试。结合国际养老实践中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我国已有的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探索,在社会养老体系中,社会工作可以承担的角色以及相应发挥的功能大体界定如下。
宏观角色:倡导与管理。无论是社会养老体系的建构还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在当代中国都还是新生事物,也正因为如此,在初级阶段中,政策的制定与倡导就显得尤为关键。检索历史不难发现,当今中国的社会养老以及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及时出台。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专业社会组织被界定为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加强管理同样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养老体系的管理层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或者直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养老体系的管理层。退休金的双轨制、以房养老的争议等都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倡导和科学管理。
中观角色:整合与培训。因为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过于迅猛,因此,目前为止的社会养老体系事实上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资源的不足成为最大的制约。作为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比较擅长的是平台的搭建以及资源的整合,“社工+义工”模式成功地整合了志愿者等社会人力资源,项目化运作平台进一步整合了企业等社会资本,培训则进一步体现为社会工作者面向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宣讲及传播。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被确定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调查表明,大量从事养老服务尤其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人员专业教育薄弱,有的地方甚至是以再就业人员或外来人员为主。而这两种养老方式占据了目前社会养老体系的绝大部分,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培训尤为迫切。
微观角色:治疗与发展。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进一步提供直接服务的角色,承担解决问题及满足老人更多元化需求的功能。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城市的失独老人以及更多老人群体所展示的特殊问题需要社会工作提供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在逐步得到广覆盖的同时,养老服务的低层次日益暴露出来,送餐等现实生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凸显了精神慰藉等发展性需求的薄弱。
尽管社会工作不是万能的,但是,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中,离开社会工作则是万万不能的。社会工作能做的还有很多,我更愿意用“蝴蝶效应”来描绘社会养老体系中社会工作的角色和功能,真诚希望社会工作的引入能够推动社会养老体系的科学发展,能够帮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的中国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