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 日,共青团中央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中青发[2022]15号)提到,提升共青团在青年社会组织中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推动青年社会组织充分融入共青团工作体系。还要求在创新社区治理上协同,通过政府购买、项目支持、经费补贴等方式,支持青年社会组织面向社区群众实施关爱弱势群体,提升服务项目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那么,如何创新性的将青年团组织的先锋战斗作用与社区的实际性需求满足充分结合起来?如何将青年服务力量与“有为”老年人的服务力量结合起来?如何将俯拾即是的公共问题和精准服务的策略有效结合起来......西南医科大学“微光燃燃”志愿服务队为实现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秉承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宗旨,“聚微光力·散满天星”的理念,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服务于川渝地区基层社区,聚焦智能生活边缘处的老年群体,打造便民化的智慧屋空间,开展智能产品软硬件学习,培育孵化出老年人志愿队伍解决防谣防诈问题,创新性的通过智能产品租借服务实现智能服务自造血式可持续发展,实现居民自治,进而助推服务地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注意啦!接下来教大家如何使用微信小程序扫场所码……”讲台上,西南医科大学“微光燃燃”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微光燃燃”)的志愿者图文并茂的讲解着;讲台下,社区老年人聚精会神的一步步跟着操作。“终于搞出来了!”年近七旬的王大爷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的展示着自己的学习成果。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人共享的“智能红利”成为了老年人的“智能鸿沟”。智能生活渗入情况五花八门、智能技术接受程度犬牙交错、智能生活体验感高低参差不齐、智能生活信息使用传播良莠不齐、智能志愿服务活动零零散散,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一直阻碍着社区老年人“乐龄无忧”。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着大地,智能产品成为与外界沟通、方便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如何让差点被边缘且又吃力的老年人共享智能成果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同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江阳区委宣传部、江阳区民政局的关心指导下,在成都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督导下,西南医科大学“微光燃燃”志愿服务队联合本地益康社工、星星社工、安心社工、恒德社工等4家社工机构,聚焦互联网生活背景下社区老年群体如何玩转智能“潮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共享清朗社区生活氛围。
打造智慧屋,构建服务场景,助老“能为”
在区委宣传部、民政局、京东商城、社工机构等多方联合聚力下,“微光燃燃”先后在北城街道皂角巷社区、茜草街道匠心社区、大山坪街道南苑社区和龙透关社区试点,分别打造了1个50平米的智慧屋;并通过多方筹资在智慧屋里构建了智能产品需求清单区、智能产品认识区、共享充电宝区、智能电饭煲体验区、擦窗机器人体验区、智能队伍课堂区等智能生活服务场景,为开展常态化智能服务提供平台。
体验新科技,开展智能服务,助老“善为”
在创新“五社联动”机制下,在专业社工协助下,“微光燃燃”志愿者针对社区老年人如何玩转智能“潮生活”精心设计常态化智慧课程,邀请社工机构、医院、高校、企业、银行,在智慧屋内开展“理论+实践”式的智慧化学习课堂,如医院挂号、手机购物、旅游导航、餐厅自主化点餐、微信支付等,赋能老人,帮助老年人解决在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截至目前,已开展学习擦窗机器人等硬件、APP和小程序软件服务200余次,提高了社区老年人对智能生活的熟悉度。
图为智慧化课堂
提高辨识度,防范谣言诈骗,助老“敢为”
“手机上抖音说了,娃儿长得慢,多喝骨头汤,骨头长得快......”“不对,最近还说多吃连花清瘟可以治疗新冠病毒......”“你们都错了,那都是假的,前两天还有人给我带电话说,说我中奖了,让我说一下身份证号码领取奖品,哪个瓜兮兮的会主动给你送好东西呦,哈哈哈......”
老年人作为使用智能产品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知识、生活现状的特殊性,常常因为受智能产品所产生的谣言、诈骗等问题的影响而被置于社会“放大镜”下。基于此,专业社工和“微光燃燃”志愿者以智能产品为依托,在智慧屋内累计开展了防谣防诈主题活动100余次,帮助老年人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使其在智能生活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哈哈,婆婆,我是骗子。哦,不是,我是贴心的小松,专门来送米油的.....”情景剧《奶奶被骗了》已经在10个社区表演超出100余次。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使用率已经覆盖服务后的社区老年人群体达63.42%。
转变新主体,扩大便民应用,助老“可为”
“助人自助”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服务全过程。老年人作为易受害者,自然也成为了扭转受害者最强有力的改变者。在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协助下,以赋能老人为基础条件,并结合社区实际,积极促进老年人从受益主体向服务主体转变,引导每个社区孵化了防谣言防诈骗和智能产品体验讲解服务队各1支共计8支,每支队伍设立一位志愿者队长统筹整个小区的防谣防诈系列活动,也同时负责为其他居民和外来参观者讲解智能产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经过两年半的孵化运营,目前已经带动老年志愿者372人参加自我服务,也已开展防谣言防诈骗活动279次、智能产品体验讲解服务177次。为了保持防谣防诈、智能产品讲解体验服务可持续不间断,高校青年志愿者每月固定日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专业社工+老年人开展节点式志愿服务,形成了“常态化+节点式”的交叉式服务模式。
突出自造血,持续智能服务,助老“乐为”
为了实现项目可持续化运营,促使志愿队伍动力性扩大,如何依托智慧屋平台将项目的创新性与持续性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志愿服务队伍将可持续点聚焦在智能产品身上,这里的智能产品主要包括共享充电宝、擦窗机器人、智能电饭煲、智能音响等。智能产品的特点:一是智能便民,二是价格较高购买意愿低,三是部分产品使用频率低。故可以借助智慧屋平台提供的智能产品以积分制、时间银行等方式出租产生租赁费用,从而将费用再次投入到智慧屋运营。
两年来,老年人在智慧屋通过智能擦窗机器人、共享充电宝等硬件有偿租借服务,再辅之以老年人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换减免租借费用的方式,已经链接社会组织、高校、医院和京东商城等资源46次,社区老年人租借擦窗机器人等服务现已达到625次,智慧屋收入达36160元,便利老年人的同时也为智慧屋的稳定运营提供了固定的资金来源,形成了智慧屋自造血运营体系,助力老年人持续享受“智能红利”。
让社区老年群体不再成为智能生活中“沉默的人”,我们一直在一线、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永远在路上!本项目构建基于夕阳暖暖智慧屋对社区老年群体“学习应用-防谣防诈-便民应用”的智能生活志愿服务循环模式,使智能化时代老年群体社会关注度得以提升,助推了更多专业志愿服务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倾斜,让老年人智慧化生活获得了更多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夕阳暖暖智慧屋的运营模式在泸州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重庆的永川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地持续推广,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的社区智慧屋空间还在不断更新搭建,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力量在更多的的地方生根发芽,智慧化的成果也在不断眷顾更多追求时代潮流的老年人。
作者:西南医科大学 温艳青 李欢 马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