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客家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以广州市派潭镇为例

刘盛爱 2022-05-09 09:19   广州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能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以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一、背景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6万多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二为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派潭客家人继承和发扬了大量客家特色的民间文化和习俗,其中客家建筑艺术、客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客家民俗如山歌对唱、舞春牛、舞鱼灯、舞醒狮等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该镇还有石达开故居、腊田圃熊氏宗祠、车洞老水车等人文资源。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市文化项目的努力下,派潭镇的一些人文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能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以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二、问题分析

问题

成因分析

1.部分客家文化知晓度不高;

1.宏观:受大环境的影响,部分特色的客家文化面临冲击;

2.中观:社区文化发展中对于客家文化的推动力不足;

3.微观:村居民了解多样化的客家文化渠道比较窄;

2.客家文化传承人老龄化严重;

1.宏观:国家对于特色客家文化传承的福利政策力度不足;

2.中观:客家文化未建立主流的文化品牌;

3.微观:年轻一代对于客家文化传承的兴趣热度不高;

3.客家文化缺乏创新路径;

1.宏观:客家文化传承发展,缺乏引导;

2.中观,客家文化发展缺乏资源的联动与支持;

3.微观,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缺乏探索精神;

 

三、介入路径

文化为本。项目立足派潭镇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以本土客家文化载体“美食”“习俗”“山歌”“方言”“技艺”“建筑”等为基础,一方面利用线上抖音、小红书、线下小课堂等多途径的方式推动其客家文化的传承深化,提高文化凝聚力,一方面创新其发展的路径,探索贴合本土的“文旅”“文创”模式,致力于文化资产的转化。

多元输出。在创新、发展的延续下,利用在地政府、商铺、社会组织、媒体的建立多元联动的力量,推动本土客家向外发展,向外输出,扩大知晓度及影响力。

 

四、执行情况

(1)客家文化内涵不断的丰富,传播途径多元化,增强了本土客家文化凝聚力,提高了本土客家文化的知晓度。

项目通过客家文化载体“客家美食交流”“手艺竹编宣传”“客家民俗学习”““客”堂30分”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了客家文化内涵;在传承的同时,项目动员参与者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利用可视化、可传承等方式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于内激活了客家文化的活力,于外提高了本土客家文化的知晓度,如客家教学视频在抖音浏览约2101人次,共计服务宣传2.7万人次。

(2)客家文化力量添年轻活力,初步建立了青少年客家文化队伍。

项目联合在地小学、中学、非遗传承人等学校、组织、个人挖掘热爱客家文化的青少年,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学习、引导,目前已经组建有一支10人组成的客家文化传承队伍,并且在客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客家图徽的设计、精品文旅路线的设计参与等,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客家文化传承发展的人才缺口,扩大了客家文化创新发展的参与群体。

(3)客家文化发展路径初步形成,文创产品小店已经建立,文旅精品路线得到推广。

项目以派潭客家文化载体为元素,以动员参与设计→形成文化产品→多元方式推广的方式,探索了以派潭客家文创、派潭精品文旅的主要的客家文化发展与创新路径。目前已经完成文创产品“帆布袋”“徽章”,文旅路线手册一本。同时已建立线上文创店铺,在派潭社工站特色小站店铺上线了相关的文创产品,且产生了一定的受益。

 

五、服务反思

(1) 多元参与动力不足,资源支持缺乏。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本土客家文化的实务过程中,发现可以拉动、整合的资源并不充足。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虽然很大程度上可以契合到项目客家文化的发展创新,而且可以给到有力的资金资源支持,奈何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在项目的介入效果无法立竿见影,合作方无法得到很好的契合,另一方面宏观环境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客家文化的这类发展性的服务工作重心只能暂缓性的推动。

(2) 人才力量仍是缺乏,需要持续挖掘。

客家文化发展人才,一方面需要年长的资历丰富的传承人、手艺人的影响,进行文化的输出,一方面也需要年轻一代在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基础的发挥创新与创意,不断的扩大客家文化的影响力。但目前热爱客家文化,想要为客家文化推动贡献力量的青少年还是较少,虽然项目培育有一支较为有热情的学生队伍,但由于学业等原因,其不稳定性因素较多。而非学生的青少年大多外出就业,对于本土客家文化传承了解寥寥无几,而且对于客家文化转化为资产性的信心也不足。这正是项目介入的瓶颈,也是普遍客家文化发展的瓶颈。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