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助者到反哺者的美丽蜕变 ——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个案服务案例

曹陆婷子 2021-11-30 10:0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有时候社工无法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工会束手无策。在开展个案的过程中,社工要科学地理解“人在情境中”,结合服务对象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社工除了调整其对事件的认知与看法,还应该为其创造改变的条件。

一、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X今年54岁,2011年确诊患有乳腺癌,至今动过2次手术。目前与丈夫一起居住,女儿嫁到上海,偶尔节假日会回家看望父母。多年的病情与休养,使得服务对象的身体比较虚弱,平日里基本闷在家里不出门。服务对象的老公天天上班,有时候工作累了,两个人容易发生口角。

这么多年来,服务对象深受病痛的折磨,每次发病开刀,她都有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感觉,这样的想法使得服务对象的内心处于极度的悲伤和恐惧之中,心理状况出现失衡。患病后服务对象无法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她觉得自己很没用,非但不能给这个家再做出贡献,反而还拖了家人的后腿。开刀之后服务对象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有时候也比较自卑、否定自我,脾气变得暴躁,陷入恶性循环。精神上的焦虑与内心的恐惧、压力无法疏导,没有人可以倾诉,服务对象感到很孤独很无助,她想与周围的邻居、朋友多些交流,但大家都很忙碌,都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

二、案例分析(预估)

(一)主要问题

介入此个案后,在观察和互动过程中,社工发现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对情绪的管理能力不足 

服务对象性格比较急,加上做过两次手术,心理压力较大,经常会胡思乱想,所以有严重的情绪问题。如何平复暴躁、易怒的情绪,是服务对象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事情在服务对象情绪稳定后相信服务对象会有正确的判断。

2、有较强的内化病耻感

内化病耻感是指患者对感知病耻感和实际病耻感所作出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上的反应,包括丧失自尊、恐惧、羞愧、自罪等负性情感体验。在东西方文化中,乳房都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乳房对于女性来说,不单单是一个生理器官,它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女性在乳房未患病的时候往往不会意识到乳房的重要性,反而在即将失去乳房的时候,才会明白乳房对于一个女人的意义,并且会将这种意义不断深化,认为失去了乳房就失去了一切。社工从和服务对象的交谈之中可以看出,她因为失去乳房这件事,内心感到自卑,不太能接受自己术后的形象。

3、对个人价值和目标的丧失

生病之后,服务对象认为她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而且为了治病花了很多钱,觉得自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从而产生了很大心理压力,以至于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开始自我否定。而丈夫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也缺乏表达,更没有其他社会资源的支持与疏导,服务对象对未来的生活觉得无望。

三、服务计划

(一)理论依据

1、理性情绪治疗

一般认为,引发事件直接导致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但是在理性情绪治疗法看来,相比于引发事件来说,个人对该事件的不合理看法和信念对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起着更关键的影响,因而转变个人的非理性信念,就能够改变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服务对象X是乳腺癌患者,引起服务对象负面情绪原因并非是自己已患乳腺癌这一事件,而是其自身的错误认知,即认为自己生命无多、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未知的担忧,社工需要帮助本案的服务对象放弃非理性信念,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2、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指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本案服务对象性格比较外向,且乐于助人,社工应抓住服务对象的这些优点,挖掘她的潜能,提升她的自我价值感。

3、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手段在社会网络中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行为。这一系统是以被支持者为中心,被支持者与他周边所接触的人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结合本案例,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由家人、朋友等构成,社工通过整合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对其心理进行支持。

(二)服务目标

1、短期目标:重构服务对象的身心平衡,使其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对其增能。

2、中期目标:帮助服务对象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3、长期目标: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恢复自信。

(三)服务计划

经过探访与面对面的交谈,社工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预估,可以看出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因此服务计划也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制定,主要是情绪疏导、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及价值实现。

在此个案中,社工的角色主要是要在心理上支持服务对象,通过一些心理咨询技巧,对服务对象进行精神关爱,引导她诉说自己的焦虑,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参与社区活动、小组活动等,缓解孤独,在活动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服务对象树立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自我接纳,调节负面情绪

服务对象表示,癌症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自己性格比较急躁,经常会为一些小事生气,而且久久不能忘怀,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社工想要先帮助她疏导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树立积极的心态。社工经常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鼓励服务对象吐露自己心中的压力与烦恼,服务对象说自己开刀之后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了,变得自卑,越来越没有信心了。社工对她的这种心理表示理解,提醒服务对象将关注点集中在个人的健康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要接纳现在的自己,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

在与服务对象会谈的过程中社工了解到她近期一直在帮女儿带孩子,女儿最近在找工作,没时间照看小孩,服务对象开刀后体质变差,照顾小孩心有余而力不足,她觉得女儿不体谅自己。社工安慰服务对象:“我能体谅您身体虚弱还要照看小孩的这种辛苦,但是您女儿让您帮忙带孩子,也是信任您的一种表现。如果您有难处,也可以和女儿聊聊,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她,社工也叮嘱服务对象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社工还建议服务对象经常记录自己主要的负面情绪,当情绪低落时可以和社工倾诉。社工还教授服务对象一些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比如:遗忘调节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宣泄法、换位思考法等。社工提醒服务对象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清淡饮食,经常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避免服务对象过度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情上,希望能减缓服务对象内心的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服务对象的一些负面情绪问题有所缓解,虽然有时候也会生气、难过,但是她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二)朋辈融入,构建支持网络

基于服务对象的社交需求,社工邀请其参与社交辅导小组。在小组中社工与组员分享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的技巧,并进行实战演练,鼓励组员分享、沟通、合作。此小组共6个组员,年纪大多与服务对象相仿,有一个组员与服务对象住在同一个小区,两人相识但是不太熟悉。通过5次小组活动,服务对象与该组员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小组活动之外也能保持联系,平时互相串门,相约一起逛街买菜,一同参加活动。“很开心能参加这个小组,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让我无聊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了,大家在小组里沟通交流说说笑笑挺好的”在小组最后分享感受时,服务对象非常感慨。除此之外,服务对象还参加了“我手绘我心”手绘布包活动,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服务对象与其他居民积极互动,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投入。经过几次活动的参与,服务对象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交圈,在心里有压力,生活中有烦恼时能相互倾诉,相互安慰。

(三)潜能挖掘,促进自我实现

在患病之后,服务对象对自己的价值充满了怀疑,忽视了自己以往对家庭的贡献和对家人的照顾,认为自己不再有过大的能力为家里做出贡献,反而拖累了家庭,给家人带来了困扰。

在深度了解我们的社会救助项目以及几次活动的参与之后,服务对象觉得我们的项目非常有意义。基于服务对象热心、外向的特质,社工在招募项目志愿者时询问了她的意愿。服务对象一开始表示挺想尽自己之力帮助其他困难对象,但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志愿者,没有信心,担心拖大家的后腿。社工鼓励她:“您如果真的想帮助别人,可以先尝试一下,我们的志愿者在提供正式服务之前,都要接受一些培训,您不用担心做不好。”经过两次培训,服务对象对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的工作有所了解,并掌握了入户走访、活动协助的技巧。最终,服务对象成为了项目志愿者中的一员,在走访、开展活动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本项目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五、案例评估

此个案的开展重点是帮助服务对象疏导负面情绪,接纳自我;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挖掘潜能,激发主动性,促进自我实现。通过三多月的个案辅导,服务对象对自己身体和疾病的焦虑、担忧有所减弱,能正确地接纳自己身体的变化,自我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也有所提升。社交方面,服务对象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人际交往圈扩大了,并且与多个居民保持联系。在社工的鼓励下,服务对象也成为了社会救助项目的一名志愿者,在助人的过程中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实现了自我价值。

六、专业反思

有时候社工无法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工会束手无策。在开展个案的过程中,社工要科学地理解“人在情境中”,结合服务对象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社工除了调整其对事件的认知与看法,还应该为其创造改变的条件。

(1)预见性的准备

作为一名社工,在每次个案辅导前,都要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服务对象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地听服务对象讲,这就需要我们开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以及搜集所需要信息。

(2)适当的自我表露

适当的自我表露有助于建立专业关系。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把私事讲给外人听,社工适时可以使用自我坦露的技巧,慢慢走进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引导其讲述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同时,社工也不可将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混淆,要把持好自己的情绪,适时抽离出自己。

(3)提升自我剖析的能力

在个案辅导的过程中,社工应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信任和信心,不批判、不指责、不评论,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力,切忌问题视角的带入,鼓励服务对象剖析自己的问题,提升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换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正确、客观地分析问题的实质。对于服务对象做出的努力,社工要给予及时的回馈与反应,及时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引导其看到自己做的到的事情,逐渐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的积极性。

经过一次次的个案辅导,服务对象逐渐走出阴霾,完成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美丽蜕变。服务对象参加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协作、包容以及助人时表现出来的专注、自我认同,都让社工见证“生命影响生命”的重要意义。

(投稿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社工事务所 )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