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我认知 启航人生新篇章——个案分析

黄芳芳 2018-04-26 10:26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这是一个青少年社会观护案例。因为朋友需要钱,几名青少年合伙抢夺他人财物,导致自己的无知酿成了大祸,在被抓后还不知自己触犯了法律。

这是一个青少年社会观护案例。因为朋友需要钱,几名青少年合伙抢夺他人财物,导致自己的无知酿成了大祸,在被抓后还不知自己触犯了法律,社工看了不禁又恨又惋惜!社工希望通过这个个案,给未成年人犯罪敲响警钟,同时也探索罪错行为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重新振作起来。

一、基本情况

观护对象小王,男,17岁,职校辍学。服务对象于2016年X月X日凌晨,跟随同伴到某酒吧附近的超市,强拿被害人一部苹果手机,并硬要了其它财物,然后将手机以3000元进行出售。目前,社工受徐汇检察院的委托,对服务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护。因为案件审理期限过长,对服务对象的就学有一定的影响,服务对象目前辍学在家。服务对象从检察院取保候审后,来到我镇社工点,进行观护帮教。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学校老师对其评价:服务对象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感觉父母对他的学业没有什么要求,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也表示只要孩子遵守纪律就行。服务对象平时胆子不大,但是交往的朋友有问题,经常看到一帮子人聚集在校门口,有的还带着女朋友,有几次还聚在一起抽烟。

2、家庭情况:父亲在本市开了一家数码影像制作社,父亲自诉自己中专毕业,但是觉得中专学到的知识都是没用的,踏上社会后,都是自己在外面学技术,慢慢开起了现在的小公司。所以,父亲认为服务对象在学校里面学什么无所谓,将来踏上社会,还是要从头学起。服务对象母亲,初中毕业,从事家政工作,平时工作比较忙碌,对服务对象的学业从来都不关心,只要孩子在学校不闯祸就行。服务对象父亲的管教相对严厉,稍有不是,就是打骂,而且出手较重,母亲相对溺爱,却控制不了服务对象。

3、社区评价:服务对象一家在我镇经适房小区里面家庭条件算不错的,都有稳定的劳动收入。

三、社工分析

1、发展问题:从生命周期视角来看,服务对象进入了青春期,处在自我认同对抗同一性混乱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对服务对象而言,“我是谁”是十分重要的。进入青春期的服务对象表现出一定的逆反心理,追求独立,青春期生命力旺盛需要释放。

2、家庭问题:个人与环境系统的互动中,“家庭”扮演着我们性格与行为的雕塑家角色,服务对象的父母由于要维持生计,对服务对象疏于管教。服务对象这个年龄正处在心理依赖期转变到心理独立期的重要过渡阶段,对社会有初步认知,开始探索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好坏的观念,判断还不清晰。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行为、父母作为行为示范者的不同表现,往往通过服务对象的观察,演变成服务对象的行为模式。服务对象的父母对其学业要求较低,只要能毕业就行,造成了服务对象无心向学,常常出入网吧、夜店等场所。父母同时也忽略了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的转变,服务对象处在认知的重要时期,但是家庭成员都没有发现他的需求,还是以为只要满足服务对象的生存需求,忽略了心理、行为、社交等方面的沟通和教育。

3、行为问题:服务对象就读的职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放学后学校附近经常聚集了很多不良群体,服务对象需要改变的有迷恋网络,逃课、离家出走、出入不良场所等行为。服务对象学习很差,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

4、朋辈问题:服务对象在家里没有沟通的渠道,在学校得到负面的评价,但是在放学后的不良朋辈群体里面找到了归属感,进而认为自己出入一些不良场所很时髦,已经歪曲了自己的认知。

5、现有优势:

(1)家长在这件事情发生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父亲表示原来只顾着店里的事情,家里和孩子都不太管,现在开始要限制服务对象的行为,希望能改善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2)服务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稳定,经适房的入住使住房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如果服务对象要继续就学或者参加技能培训,其父母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3)服务对象目前只有17岁,身体健康,还很年轻,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如果能认识自己的问题,重新拾起学业,还是有美好的前途。

四、服务模式

社工介入后采用的是 “社会系统理论”结合“家庭疗法”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因素作用,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还不全面,父母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父母家庭教育的畸形,成为服务对象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导致服务对象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服务对象生活在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些外部环境组成的系统中,外部环境的态度会影响服务对象的成长,只有加强外部环境功能,改变其不良互动,才能保障服务对象的健康成长。因此,社工将把个案重点放在增强服务对象的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两方面,期望各方资源的配合,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服务对象的改变,发掘他的潜能,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工作目标和计划

总目标: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分目标:

1、家庭方面,父母与服务对象能够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共同进行观护帮教。

    2、社会规范方面,提高服务对象法制观念,避免因冲动或受骗走上违法道路。

具体计划:

1、家庭方面。改变家长对服务对象的管教方式,督促服务对象父母,配合社工,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约束。

    2、社会规范方面: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会活动,增强自我保护和守法意识,逐步脱离不良群体社交圈。每月读一本书,增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3、认知方面:通过面谈、开展活动等形式,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正确的认知,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六、服务实施过程

(一)服务预估期——建立专业关系,确定服务策略

2017年2月23日,徐汇区检察院X检察官召集观护社工、民警、律师、观护对象及其监护人召开了观护会议,这也是社工第一次接触服务对象小王。所有参与观护会议的人员都表情严肃,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对象在一旁时不时地露出奇怪的笑容。社工感到服务对象并没有把整个事件当回事儿,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但他还是没有“醒”过来。

社工意识到整个观护期的首要问题就是把法律、法制教育放在首位,加强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认清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社工又收集了服务对象的个人资料、家庭资料以及学习资料后,走访了服务对象所在社区的居委会,从侧面了解服务对象现在在社区的表现以及他家庭的情况,从而全方位确定专业服务的导向。

(二)服务改变期——参加社会活动,调动多方资源

社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过3.5学雷锋活动、共享单车整治活动、上门慰问孤老活动、卫生清洁活动等,增加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引导其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结交新朋友、学习新事物。在共享单车整治活动中,服务对象也和所有参与的志愿者一起搬运自行车,把原本凌乱的单车,进行分类后再摆放整齐。还有慰老服务中,在坚持保密原则的基础上,社工带领服务对象来到独居老年人家里。服务对象教老人上网,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独居老人王阿婆还对服务对象说:“你是哪家的孩子啊,这么懂事,还想到来看望老人,真是不错的小孩。”服务对象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了。服务对象表示以往从来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在一次次社区服务活动中,服务对象感受到了被关心、被需要,付出爱心的感受,慢慢开始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有了反思,认识到了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希望自己能摆脱以前的生活状态,好好学习或者工作。

(三)服务发展期——激发内在优势,修正核心信念

一味地批评和教育有违观护帮教的初衷,对于未成年人的观护帮教还是要从保护、关爱的角度出发,从细节入手。服务对象在3个月内阅读了4本书,通过阅读《我很棒》、《青少年重建健康网络生活》、《绝望锻炼了我》、《谁在我家》等书籍,帮助服务对象重建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服务对象和青少年事务社工又探讨了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引导服务对象告诉青少年事务社工案发前发生的事情,当时出于什么原因和朋友一起去作案,当时是怎么想的。服务对象告诉青少年事务社工出于朋友之间的“义气”和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如果当时自己临阵脱逃怕被朋友们看不起。之后反思了自己交友的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思考了对朋友的新的认识:(1)交友要谨慎:交友应当“亲君子,远小人”。青少年很容易受诱惑,走邪路,交友要慎重。(2)讲情义但更要重道义:当然,交友当讲情义,但朋友情义高不过人间道义,高不过法律。一些歪友、损友、邪友等小人之辈,不讲道义,自己不辨是非,极易被其利用。即便是朋友,出手相助时也应遵循做人的基本准则。(3)人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听从自己内心的决断。既不盲动也不盲从,决不做他人的傀儡。

(四)服务巩固期:改变家庭互动,形成内在动力

在多次的活动和书籍阅读的过程中,社工一直注重激发小王的内在动力,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小王发现自身面临的困难和各种资源,同时把小王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视为优势以肯定和赞赏的方式反馈给他,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家庭是服务对象的塑造地,服务对象的家庭对他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对象与父母一直缺少沟通,对父母充满了青春期的反叛。要改变服务对象这样的状态必须先改变他的家庭互动模式。再亲近的人也需要沟通才能知晓对方,社工一方面鼓励服务对象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一方面又和服务对象的父亲进行面谈,希望他们能换一个角度感受服务对象的心情,服务对象的父母表示会慢慢改变。在观护期的最后一个月,服务对象找到了一份健身房销售的工作,服务对象的父亲亲自去看了儿子工作的场所,每天都和服务对象沟通上班情况,并开始关注服务对象的思想。社工鼓励服务对象和父母多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渐渐地,社工感到服务对象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断绝了和以往“朋友”的来往,也不再在夜间出入酒吧和网吧等娱乐场所。

以下表格记录了服务对象生活中主要活动的时间:

 

上网

看书

亲子沟通

社区活动

3月份

186小时

5小时

3小时

6小时

4月份

117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6小时

5月份

94小时

15小时

26小时

4小时

改表量化了服务对象上网、看书、亲子沟通、社区活动的时间,由表可以看出,服务对象在书籍阅读和亲子沟通的时间有大幅的增加,社区活动时间基本保持稳定,上网时间逐渐下降。社工感到表格反应了服务对象自我认识和成长的过程,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系统在不断增强。

当服务对象在观护期的最后一天和社工见面时,服务对象剪了一个新的发型,眼神中充满了希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对象的父亲对社工表示深深的谢意。此外,服务对象交给社工一本21页的读书笔记,上面记录了每看一本书的心得体会,社工知道这些读书笔记记录了服务对象的成长历程。3个月的观护期很短,我在心底默默地为小王祝福,希望他能充满朝气地走好人生路!

七、总结评估

1树立法治意识,认识自我问题

社工一接案就感到服务对象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深刻的认识,服务对象以为观护帮教就和学校的批评教育差不多。想要整个观护帮教有所成效,就必须打好坚持的基础——树立法治意识。社工通过面谈、法律宣传、家庭访谈等形式,让服务对象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并总结如何防止自己走入歧路,交友要谨慎等。社工的服务结合服务对象的生活学习因素,从服务群体的身、心、社各方面平衡发展考虑。

2、建立正确认知,找到生活目标

社工加强服务对象与其他人的联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成长中的种种挑战,学习表达和接纳自己。相信青少年正面发展取向与青少年问题的矫治并非排斥,两者可以取长补短,互相结合。与物质上的帮扶相比,精神上的自强自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尤为重要。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系统理论”结合“家庭疗法”,帮助服务对象找到自己认知的盲点,承认自己的现状,正视自身的问题,修正核心信念的自动思维。服务对象目前一边工作,一边正在寻找学习机会,希望将来能靠自己的力量立足社会。社工通过服务对象自己的成功经验,挖掘出他的优势,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认可,重新树立起自信。

3、消除沟通障碍,增强家庭互动

社工充分与服务对象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在服务对象的管教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他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孩子的优点及错误,改变以往畸形的家庭状态。社会工作者结合家庭治疗的方法,不仅指出了服务对象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指出了其父母需要改变的方向,双管齐下,让双方都了解到沟通的重要性,从双方自身出发,学会换位思考和正确表达情感的方式,重新接受对方,重塑家庭角色,帮助服务对象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维榕,《为家庭疗伤》上、下册;

2、《社工工作个案点评》,内部刊物 。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