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

2015-07-13 09:34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智障人士哀伤辅导个案


(作者:广州市风向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凌洁)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 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